简历: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、光电科学系党支部书记。1997年获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。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,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物理系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副教授(Berkeley Scholars Program),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,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(LBNL)材料分部客座研究人员。2004年8月,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(NIMS)光触媒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。美国材料学会MRS会员、中国物理学会会员。担任《Chinese Physics B》和《物理学报》审稿专家、第六届《功能材料》通讯编委等学术职务。
主要研究方向:光催化材料及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/光电转换微结构功能材料及新型太阳电池/可再生能源转换功能材料及器件/氧化物薄膜与异质结物理及应用/铁电与介电材料物理及应用
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: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“新型可见光响应型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多孔、介孔薄膜的制备与材料物理研究”与“太阳电池微纳结构光电极”两个主要方向。已在Appl. Phys. Lett.、Nanotechnology、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,相关工作被他引超过150次。2006年入选江苏省第三批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项目。作为第四完成人的项目“存储器用铁电薄膜和电极材料的研究”获得200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:主持或主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“提高新型光催化材料量子效率的介孔薄膜化探索”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“用准一维纳米结构提高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效率”、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自主课题“高效大面积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研发”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“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”等。参加国家“973”计划课题“新一代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的理论设计及探索”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“基于纳米结构的新型柔性纤维基可编织光伏器件重要基础问题研究”课题。
工作地址: 唐仲英楼C312室
电话: 025-83621190 (O);025-86225020(H)
Email: yutao@nju.edu.cn